报告题目1:线性时滞系统稳定性研究综述
报 告 人: 徐胜元 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邀 请 方:“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2:怎样的系统结构是容易控制的?-- 能控度的视角
报 告 人: 邹 云 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邀 请 方:“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报告时间: 3月18日(星期三)上午9:00
报告地点: 南一楼中311室
报告题目1摘要:
时滞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背景,稳定性问题作为时滞系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时已有发表;本报告将对时滞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主要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综述,并从机理上阐述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在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及相关的研究结论,从理论及实际例子两方面说明新方法能降低已有稳定性结论的保守性。
报告题目2摘要:
同样的控制器设计方法,不同的受控对象结构参数,控制效果是不同的。工业系统里,结构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调的。满足怎样性质的结构参数,控制才是相对更好的就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报告从能控度的视角探讨了这一问题。针对若干控制问题的初步研究结论指出:能控度越高的系统结构,控制效果越好。
徐胜元教授简介:
1990年于杭州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è catholique de Louvain)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12月至2002年9月在加拿大艾尔伯特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获聘为香港大学William Mong青年研究员。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博士学位论文《广义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由教育部评为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2006年在德国Springer 出版社出版题名为《Robust Control and Filtering of Singular Systems》学术专著一部。现为《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杂志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第五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组专家。
邹云教授简介:
1983年8月于西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其后,分别于1987年3月和1990年6月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教授,1998年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与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1990年至今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美国国家数学学会(AMS)终身会员,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会员。曾任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7年起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出访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Dr. X. D. Chiang)、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访问Dr. S. L. Campbell)、英国剑桥大学(访问Dr. Jan Maciejowski)、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Dr. Soh Yeng Chai和Dr. Ben M Chen)等。
研究方向包括2-D系统,广义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电网,应急控制、受控对象结构与控制器一体化分析与综合等。先后主持完成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科工委和教育部基金项目,合作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