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简称智能系。由我校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部分人员合并组成。原“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于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建立。该所集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直属太阳集团1088vip,以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建所30余年,始终瞄准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开展应用基础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在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设有“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有近四十年办学历史,在国内控制科学学科和系统科学学科享有较高声誉。设有“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基地”等。200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2006年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五,2012年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七。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5个工学博士和硕士点,1个理学博士和硕士点,控制工程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自动化等3个本科专业。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控制与智能机器人,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信息检测与识别,飞行器控制与状态监测以及生物信息处理等方向。
学科方向
智能系的学科方向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处理”和“信息安全”,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各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
l 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l 模式识别与图像分析
l 图像处理系统及应用
l 医学成像与处理
l 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
l 集成电路及系统芯片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微纳光电技术。
信息安全方向:
l 混沌密码理论与技术
l 密码算法的IC设计
l 无线移动网络的安全技术
l 网络主动防御技术
l 城市交通智能管理
l 安全信息服务技术。
生物信息处理方向
脑机接口(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医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神经信号解码)
康复机器人(助残、助老康复机器人的智能体系结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控制)
神经可塑性研究(基于功能磁共振与EEG的神经可塑机制)
学术队伍
本学科已形成有较高学术声望和研究水平,老中青结合,人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1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讲师4人。入选“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一人,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多个学术团队。
科学研究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自动化一级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迄今为止,本系在原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这两个学科点承担了百余项国家、国防与行业项目。2001年以来,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如作为参研单位之一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2007年获得参与高新工程某重点型号研制特殊贡献单位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发明二等奖1项,2006年获工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工信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5年获工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IEEE Trans.IP、IEEE Trans.SP、IEEE Trans.AC、Automatica、Pattern Recognition、Opt.Eng、PR Letters、OL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2部,获批专利50余项。近5年科研经费总额在8000万元以上,包括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大型工程和企业科研合作项目等。
人才培养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机制,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率先在太阳集团1088vip实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双盲评审制度,同时加强了研究生教材建设工作。2001年至今,研究生中已有多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校优秀博士论文以及省优秀硕士论文。
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国内IT行业领军企业及航天航空等国家多个重点行业的骨干和生力军,研究生专业水平、培养质量、就业率等指标在全国各类排名中处于前茅。
条件建设
依托“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获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多方面支持的基础上,经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搭建了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平台,不但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国内顶尖的研究环境,也为主要社会服务领域创造了较好条件,所拥有的软硬件设施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教学科研条件包括:
(1)教学科研用房齐全。已有科研实验用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可见光、红外等成像传感器、激光成像雷达、六自由度机械手、三轴跟踪转台、标量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噪声系数测试仪、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SGI工作站、MultiGen、Vega等仿真软件和EDA软件等,实验仪器及设备原值4000余万元,还将通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购置92台套仪器设备及软件。
(3)教学实验基础较好。本学科点对研究生多年开出较多的教学实验课程,根据科研中的成果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内容。多年来接收大量相近专业(电子与信息、计算机、自动化、生命科学、光电工程等)本科生来所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要求比较熟悉,学生在科研实战中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4)文献资料丰富。拥有1个专业资料室,主要用于收藏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外文图书、专业期刊、工具书和手册等,现有中外文藏书合计1.8万册。另外可以通过校园网互联,免费访问美国ERIC信息库以及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术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等。
(5)借鉴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多年来图像所积极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制订并不断完善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与博士生培养计划,选聘教授作为主讲教师,成立教学课程组,保证教学质量;引进外文原版和优秀教材用于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普及本专业的前沿科学理念等。并注重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交叉进行,在干中学,学中干,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机相长。
(6)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多样。承担着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生在实战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术交流
本学科点学术氛围浓厚,教师队伍中10位分别短期或长期到国外访问和留学,每年邀请海内外和本校多名著名教授举行学术讲座,与多所境外著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和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聘请了2名优秀海外学者每年来校进行短期工作。每2年承办1次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注册会址美国)多谱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国际学术会议。
学科优势与特色
坚持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协调发展为原则,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信息安全、生物处理学术领域,在IT、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应用领域,均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综合实力在国内相关学科中处于国际知名和国内一流水平。
主任:黄剑 |
副主任:马杰 |
书记:伍冬睿 |